戏剧硕士论文范文:我国传统戏剧闹热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绪论

一选题缘起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聘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一首北方儿歌,寥寥数语,其实也道出了旧时热闹的演剧活动。上世纪80年代的城市,鲜有戏曲活动,故笔者并未有机会亲身体会。只好在长辈们的回忆里,体味“唱大戏”的热闹情形,便不时地钦羡着属于他们的童年。第一次到现场观剧,心情十分激动。笔者惊叹着红氍毹上演员优美的身段、精湛的表演,只听得一声“好”,便也随着他们一起喝彩。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梆子戏特有的高亢之音,冲进耳廓,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看戏的热闹。
硕士期间,经常跟随老师一起下乡考察,有时就赶上乡村庙会。古戏台上演着大戏,台下就会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这里不单单有戏迷票友,也有游商小贩,还有嬉笑玩闹的孩童。随口问问身旁的老乡,这台子上唱的是哪一出?老乡憨厚地笑着,摇头说:“我们都是来看个红火热闹!”博士期间,在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笔者系统地梳理与学习了传统节日、民俗与传统戏剧的互动关系,也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和文献材料,对于传统戏剧与节日、民俗的关系,有了新的体认——它们是热闹的。“热闹”勾连起传统戏剧与传统节日,也融二者于一体,成为传统民俗的有机组成。热闹——不仅仅是笔者最直接的体会,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直观感受。如果你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形容一出戏的精彩,那么就说它是“热闹”的,便足以让人理解。这个最简单不过的生活常用词,却涵盖了传统戏剧乃至诸多传统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刻命意。
传统戏剧之热闹,与节日十分相似,它们二者的关系也最为紧密。如果说过节的内容是娱乐,那么传统戏剧之于节日的手段作用,就是通过演剧、观剧的活动,增添过节的喜庆气氛。简言之,即热闹的氛围。在喜庆的节日里,如果没有台上演出悲欢离合的古今传奇,没有台下伴着琴声、笛声、曲声的谈笑风生,就绝对算不上热闹。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不热闹就不是看戏,就称不上是过节了。过节看戏的热热闹闹是我们为生活平添的调味料,理应与日常生活不同。正如,前苏联的文艺学家巴赫金在狂欢化诗学理论中讲到的“第二个世界与第二种生活”,用以突出官方的祭祀庆典与民间的节日生活的区别。然而对于中国人“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观来讲,就算是“第二种生活”的民间节庆,也还是与西方民间的狂欢味道有所不同。倘若非要找一个词与之对应的话,我想这个词应该是“热闹”或“闹热”。“热闹”或“闹热”就是中国式的狂欢,这种狂欢不仅是来自物质的,更是来源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逢年过节,亲朋好友相聚首,团圆的餐桌上,品味着中国式的丰盛;觥筹交错间,传达着喜悦和温情。而节日中的文化饕餮,即各种各样的游艺、演伎活动。在前工业文明时期,中国人最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最排场的集体活动,恐怕非传统戏剧莫属了。因而,节日的喜庆注定离不开传统戏剧的热闹参与。
热闹也并非节日、传统戏剧之专属,而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认知和态度。对于一种集体性的活动和生活来说,热闹就是最直接的结果,也是最起码的标准。诸如传统戏剧,从广义上来说,它作为一类民俗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从民俗生活中成长为一门艺术,其内涵和外延都逐层被民族文化所包裹,体现了民族审美要求的高度统一性。可见,“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这样的“热闹”,也就具有了超越其表的深层含义。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们所看、所闻、所感的,而是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心理交融在了一起。中国人所追求的、传统戏剧所给予的,正是深入我们骨髓和灵魂的文化满足与心理期待。这是我们民族区别于他族的,是中国传统戏剧活动最直观,也是最本质的特点。
有时候生活中事物最常见、最表面的状态,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传统戏剧的闹热就是如此。究竟什么是传统戏剧的闹热性?传统戏剧又是如何闹热的?我们却一时无法说清楚,前人也并未深究。但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也实在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翻开中国历史,但凡与传统戏剧相关联的记录文字,或多或少地会谈到热闹,这样的闹热是传统戏剧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的,而且随着其成长而发展。此外,在现代化生活中,我们也无法完全回避传统带给我们的心理暗示与诉求。在心灵的深处,无意识地存在着祖先遗传给我们的文化基因。这样的基因是中华文明打在民族甚至每个个体身上的烙印。对于传统戏剧的闹热性研究,不仅仅是对戏剧艺术本身的再探,更是从传统戏剧的角度来窥看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内涵。这样的研究,其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章传统戏剧闹热性之发生…………44
第一节发生的逻辑原因……………44
一、逻辑起点:原始闹热性…………….45
二、逻辑过程:从仪式到娱乐的转化………..53
第二节发生的文化背景……………..64
一、契机:“礼崩乐坏”………..64
二、沃土:百戏杂陈…………69
第三节发生的直接原因…………..73
一、闹热的市井生活与赛社演剧…………74
二、闹热的节日生活——以元宵节为主要例证…………82
第二章传统戏剧闹热性之表现…………91
第一节热戏:戏曲闹热形式之滥觞…………91
一、民俗闹热性的投影:热戏形式的出现…………91
二、从竞技到竞艺:热戏形式的类型特征…………..92
第二节宋金笑剧:戏曲闹热内容之奠基…………..101
第三节戏曲时代的开启与戏曲闹热性…………..123
第三章“闹”字戏研究……………149
第一节“闹”字戏概说………….149
一、何谓“闹”字戏………..149
二、戏曲闹热性的集中体现………….153
第二节剧目与剧本………….159
第三节“闹”字戏的类型………..203
第四章戏曲闹热性的艺术特征…………..215
第一节脚色人物的类型化…………..215
第二节闹热:狂欢、宣泄与正剧之闹……….239
第三节闹热的戏剧性与民俗性…………..270
第四节“闹而不乱”与“中和之美”…………289
第五章闹热性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与作用………..304
第一节闹热性与传统戏剧的发生、发展……….304
第二节闹热性与传统戏剧的传播接受………….314
第三节闹热性与折子戏的诞生……………338
第四节闹热性与地方戏的崛起…………….361
第六章比较视阈下东亚戏剧闹热性管窥…………….394
第一节“同根异花”的东亚戏剧…………….394
第二节闹热性在东亚戏剧中的嬗变………………412
结语……………………443
参考文献………………..449

结语

闹热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之本质属性,既经常被我们冠以“热闹”之名而提及,却也时常被忽视,因为它实在太让人感到熟悉,让人觉得它本该就在那里,不用更多地在意。闹热性与传统戏剧关系密切,又看似简单,因此对其展开研究,更有可能接近并揭示中国传统戏剧之本质。
一本文研究之概述
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戏剧史分期的重新界定出发,对中国传统戏剧闹热特质的发生缘起、发展成熟、表现形式、艺术特征,以及在戏剧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之论述。另外,笔者还将中国传统戏剧之闹热置于东亚戏剧圈中,以窥其存在、流变的特点,并进一步浅析了东亚传统戏剧之闹热性。
这些研究和分析,主要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关系;再为闹热性与戏剧本体的关系;三是东亚戏剧的闹热性。前两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戏剧,为本文的第一至第五章;后一点则从比较戏剧学的视角出发,对东亚戏剧圈中的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戏剧之闹热特点做了进一步分析。
总之,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纵一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本体——两条线索上展开论述,而后又在东亚戏剧圈中“游走”一程,尽可能地将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发掘出来。二有关艺术“回返”规律的思考
闹热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演变之路。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了中国戏剧艺术,乃至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的“回返”规律。
“回返”规律,是艺术的普遍规律。“回返”,即回归、返回、返还,亦有返朴归真之意。艺术的“回返”,不是回归或返回到最简单、最质朴的原点,或是因循守旧,而是在自身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地螺旋式上升之后,在某一时间段或时间点,达到一种境界、风格上的“返朴归真”。从二维角度看,与原点重合,而三维甚至多维来看,这种“回返”,则处在一个更高层次。需要说明的是,原点并不唯一,而是艺术本质之受体,承载了艺术本质所映射出的各类艺术现象。因此,艺术发展始终追求的一种“真”境界,其实就是寻找艺术原点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艺术形式不断地发展演进,最终呈现出斑斓多姿的艺术世界。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回返”现象,尤其体现在文学、艺术等文化层面,都是艺术“回返”规律的表现。譬如,所谓“复古潮流”。文学史上有著名的唐宋古文运动;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近代梁启超、刘师培、章太炎等人对传统文化的复古主张等。西方历史中的“复古”,最著名的莫过于14-16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席卷全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本意就是希望恢复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当中去,希望古典文化再生。服装、时尚界亦有明显的“回返”现象,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服装风格,在当下又有了流行的趋势,如20世纪80年代风靡世界的喇叭裤,在2011年春夏流行款服饰中,又重新抛头露面。因此,艺术史上的“回返”现象,多以“复古”的面目登台,却又包含有新的元素。可见,“回返”并非是简单地回到过去,更非文化的倒退,而是一种突破和发展。笔者称此为“复古式翻新”,是艺术“回返”规律的根本特征。即以复古的思潮带动艺术的新发展,这并非“回锅肉”一样具有两道工序,而是在传统“老汤”中熬制的“新菜”;故其并非概念的组合,而是涵义之融合;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艺术规律使然。
在本文的论述过程中,笔者涉及了艺术的“回返”现象,主要有三次:第一,明代折子戏的出现,是对元杂剧一本四折的短制之“回返”。第二,清代“花雅之争”所体现的“雅俗异势”,亦体现了艺术的“回返”规律。第三,地方戏形成后,“两小戏”、“三小戏”的表演风格、演出手段,是对宋金笑剧的承继与“回返”。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某次“回返”,有时是“物极必反”,如传奇体制的庞大,已经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那么艺术规律就使其重新向短制“回返”,“折子戏”这一新形式的诞生,使明清传奇的舞台表演注入了新活力。而有的“回返”体现了审美的调整:一则是时代的审美嬗变,如“雅俗异势”,就是艺术发展的自然规律,从北杂剧到昆剧,再到京剧,都经历了一个由俗及雅的过程。二则是对审美疲劳的调整,花部地方戏的崛起,是对雅部昆剧审美疲劳后的自觉调整。

参考文献
1.[北魏]杨炫之撰、徐高阮重别文注并校勘《重刊洛阳伽蓝记》卷一,载杜洁祥主编《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二辑、第二册(202•203),台北:明文书局,1980年版。
2.[朝鲜]郑麟趾等《高丽史》,平壤:朝鲜劳动新闻出版印刷所,1958年版。
3.[德]古斯塔夫•弗莱塔克著、张玉书译《论戏剧情节》,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
4.[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6.[东晋]王嘉撰、孟庆祥、商媺姝译注《拾遗记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俄]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北京:三联书店,1964年版。
8.[韩]李杜铉著、紫荆、韩英姬译、[韩]吴秀卿审订《韩国演剧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9.[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四部丛刊•集部•急就篇》,上海涵芬楼借海盐张氏涉园藏明钞本影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