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的国内附加值估算:方法、数据与结果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1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开放给予了发展中国家得以融入全球化产业分工链条的机会,从而可能使其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得以发挥,同时通过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实现国内产业发展;但是,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如何在全球产业链条分工中获得动态比较优势,从而加快深化本国产业结构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挑战。因此,产业升级(Industrial Upgrading)就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各国的产业发展经验来看,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等“亚洲四小龙”的产业发展不仅得益于全球化贸易,而且还因为其产业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Summers却认为,选取成功的产业政策就像是选择股票,亚洲四小龙这些经济体的政府在那段时间里就好像非常成功的投资专家,正好选对了股票,但是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股民都能够像这些投资高手那样成功,所以不要妄图去学习他们,而是应该老老实实地分散风险,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2
就中国而言,鉴于改革开放初期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政治考虑,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对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中小型企业完全采取了鼓励进入的优惠政策,加上当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譬如给予中国大陆最惠国待遇),其结果是,加工贸易便很快主导了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事实上,中国在之后的对外开放中执行的也是中性政策,放弃了国内产业政策和产业升级战略。中国的贸易政策和产业升级策略之间从此不再有衔接,这与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早期的做法非常不同,WTO谈判和2001年入世均能看出中国对产业升级政策的放弃。因此,我们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判断,尽管最近产业升级的话题频频见诸媒体与学界,不绝于耳,但30年来中国实际上并没有可执行的产业升级政策和策略,仅有幵放的自由贸易和FDI政策(张军,2010)。3
对于贸易扩张、产业升级以及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经济学界的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基于H-0理论主张比较优势的禀赋论一派认为产业升级是一种类似于“自然演进”的结果,这种自然演进是由自由贸易引起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推动的。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对于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基本是持否定态度的(林毅夫等,1999)。而在贸易理论的发展上,自从Kmgman (1979,1980)等人开创新贸易理论以来,尽管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重视,但在这些理论中,政府的产业升级政策都不是形成比较优势所必需的,无论是产业集聚的区位选择,还是集聚规模与程度的决定,产业升级政策在其中的作用几乎是可有可无的。Melitz (2003)在新贸易理论中引入企业异质性后,更是把行业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升级归结为异质性企业在贸易压力下的自选择效应。可以说,贸易理论主流的发展几乎完全忽视了国际贸易的扩张与产业升级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
自由贸易的理论学说是完全建立在完美市场自由竞争的理念之上的,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的特殊发展阶段往往为主流经济学家所忽视。而特定的产业升级政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例如使得经济从低均衡状态跃升至高均衡状态(Harrison and Rodriguez-Clare, 2010),与上述主张禀赋论和自由贸易的学者有所区别的另一派经济学家在对待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产业升级政策时显然要谨慎得多,他们往往主张具有引导性的、培育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产业政策,日本、韩国、台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往往是这一派学者最有力的武器(例如:AmsdenandChu,2003;瞿宛文,2002, 2003)。


第2章 文献............ 23-38
    2.1 中国出口的............ 23-27
    2.2 中国的贸易开放与........... 27-29
    2.3 全球化与中国的.................. 29-31
    2.4 垂直专业化贸易对中............. 31-38
第3章 中国出口的附................ 38-53
    3.1 引言............... 38-40
    3.2 出口的国内附加值估算:方法、..............  40-47
        3.2.1 方法论............... 40-44
        3.2.2 数据.............. 44
        3.2.3 估算结............. 44-47
    3.3 结论性评注................ 47-48
    3.4 附录.................. 48-53
第4章 中国的贸易开放...............  53-81

总结

在过去的30多年,国际贸易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全球生产链的不断细化,并且各个经济体或行业越来越“专业地”参与国际贸易中来了。在这种贸易与全球生产格局下,出口品的价值变得可以在国家间进行分解以追踪全球生产链中各个参与方的“附加值”。本研究借助于Hummelse/fl/. (2001)提出的“垂直专业化率”(VSS)的标准方法并利用投入产出表估算了中国出口中的国外成分(从而国内成分)的占比,然后基于出口品价值的垂直专业化份额的测算结果,进一步考察了中国的贸易开放模式对国内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最终获得了若干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 Lau, Lawrance J.、陈锡康、杨翠红、Leonard K. Cheng、K.C.Fung、Yun-WingSun、祝坤福、裴建锁、唐志鹏.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其应用——中美贸易顺差透视[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91-]03.
[2] Stock, J. and M. Watson, 2004,  http://www.dxlws.com/sslwdx/ Introduction to econometrics [M],影印本,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 陈爱贞、刘志彪.决定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因素——基于各细分行业投入产出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年第4期:115-125.
[4]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2009)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年.
[5]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6] 瞿宛文.超赶共识监督下的中国产业政策模式——以汽车产业为例m.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8卷第2期:501-532.
[7] 瞿宛文.经济成长的机制:以台湾石化业与6行车业为例[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2002年.
[8] 瞿宛文.全球化下的台湾经济[M].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社,2003年.
[9] 廖涵.论我国加工贸易的中间品进口替代[J].管理世界,2003年第1期:63-70.
[10]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