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环境法之生态化转向

发布时间:2019-09-23 17:34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背景
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强烈呼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出现,以致能够够解决工业文明给人类与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端与危害,能够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使经济与生态双向发展,能够在重视代内公平的同时重视代际公平。正是在这样情况下,一种突破工业文明旧框架的束缚、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便应运而生,只有生态文明才能够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社会必然要求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实现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转变,即生态化转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哲学思想为指导,探讨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新要求,研究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如何适应生态文明向度的社会转型而实现生态化转向,并以此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德治与法治提供理论支撑,以此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


1.2.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内涵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生态文明建设中德治与法治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有助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环境伦理学体系提出建设性建议。
现实意义:本课题注重在倚重环境伦理的基础上完善环境法,为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伦理观念、完善环境法律、加强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提供了重要路径,对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有关生态文明转型问题的研究 从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必然会引出应该以什么样的新文明来取代工业文明、21 世纪人类未来的文明是什么等问题。这就涉及到对人类文明类型的划分:一种观点以张赴民教授为代表,认为文明的类型应划分为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另一种观点以刘宗超教授为代表,认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已经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走向信息文明同时也孕育着生态文明。........................
..............................


第二章 生态文明:环境伦理与环境法转向的背景


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2.1.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自然观属于一种世界观,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认识,在人与世界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占据最基本最重要的地位,因此解读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就显的尤为重要。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就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了人与自然异化的问题,认识到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使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残酷的代价,原因在于错误的将人与自然对立,违背生态规律。马克思早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展望未来社会时,就作了这样的阐述:“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就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也等于自然主义,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人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人类产生后,又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
恩格斯也认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第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所谓人与自然的统一就是两者缺一不 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这统一的关系中首先突出的是人对自然的依赖,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实践活动,而人类的每一次实践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人类要实现与自然统一的方式就是在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其次,自然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类。自然的发展是自发的,而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科学技术分析如何避免自然灾害或将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如何使自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第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 “合理调节”。在马克思的时代,由于工业还不发达,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发展上。
马克思在评论德国植物学家佛拉斯《各个时代的气候和植物界》一书时指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尼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
.........................


第二章 生态文明:环境伦理与环境法转向的背景 .................6
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6
2.1.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 6
2.1.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文明意蕴 ................................. 7
2.1.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现代生态价值 ................................. 8
2.2 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 8
2.2.1 时代呼唤生态文明 ..................................................... 8
2.2.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基本特性 ...................................... 11
2.3 生态文明对环境伦理与环境法转向的要求........................12
2.3.1 环境伦理生态化转向的要求与趋势 .............................12
2.3.2 环境法生态化转向的要求 ........................................ 14
第三章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辩证关系 ...................................17
3.1 环境伦理催生和推动环境法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 17
3.1.1 环境伦理催生环境立法 ............................................. 17
3.1.2 环境伦理改变环境立法的目的 .................................... 18
3.1.3 环境伦理促使法哲学思想发生变化 ................................ 19
3.2 环境伦理与环境法的相互作用.......................................... 20
3.2.1 环境伦理是完善环境法的保障 .................................... 20
3.2.2 环境法使环境伦理不断丰富和完善 ................................ 24
第四章 环境伦理的生态化转向 ................................................ 26
4.1 生态文明环境法对环境伦理转向的倚重............................. 26
4.1.1 文明转型与哲学价值观转向 ...................................... 26
4.1.2 生态文明环境法更加倚重环境伦理的转向 .................... 27
4.2 环境伦理的生态化转向................................................ 28
4.2.1 从“工具价值”转向“内在价值” ................................... 28
4.2.2 从“内在价值”转向“价值同根” ................................... 30
4.3 环境伦理生态化的启示................................................ 31
第五章 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型 .............................................32
 ...................................................................


结 语
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原会长余谋昌曾强调:“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只有具有自己的模式、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在中国被传播、被接受,并在国家政策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只有这样,它才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作用。”他还提出了“创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国生态伦理学学派”的口号。
在中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并建立以此为指导思想的环境法。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就是在研究、学习和借鉴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过程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拥有自身的特色,这样的环境伦理才能被国民接受,并自觉成为行为的指导方式。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理念,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
根据这一理念,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学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应以中华民族的精神为核心,探寻中国文化之根,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就蕴涵着“和”的精神,如,伯阳父(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论语·子路》中提出了“和而不同””等等,都传达着渴望世界以最完美的和谐状态存在。第二、应突破单纯的逻辑演绎研究模式,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中的感悟智慧和整体、连续的思维方式上,建立以感悟与逻辑思维互补的生态伦理学研究模式。中国先哲有很高的悟性,比如老子对宇宙与道的悟,就让西方现代宇宙学者感到震惊,因为老子曾在二千多年以前提出的宇宙生成与演化的图景,与现代宇宙学揭示的宇宙产生与演化模型惊人相似。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3]周珂,《生态环境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5]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6]陈家胜、李挚平,《经济法的生态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7]吕忠梅,《超越与保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8]卢风,《应用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9]钱俊生等,《生态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0]王树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环境法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