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类型的景观设计探究——以采矿废弃地

发布时间:2019-09-23 20:27

第一章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生态的破坏使得当地植被退化,岩石裸露,各种生态循环过程被打断,加重水土流失,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原有景观被破坏,改变了景观的应有格局,降低了景观的环境服务功能。在人地矛盾激化的今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废弃地的存在使得本来紧张的土地供应更加捉襟见肘。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尊重并科学分析采矿废弃地的景观特征,资源优势,保留和利用好场地上历史、文化信息,使采矿废弃地恢复到再利用的状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通过景观设计的途径对采矿废弃地进行更新与改造,是解决废弃地环境问题的最佳途径。现代景观设计兼顾生态、文化与经济,强调设计场所过去、现在、未来的延续性,促进人类、社会、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废弃地改造不仅能提升地块的使用价值,更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景观空间。废弃场地中构筑物的改造、废弃材料的循环利用、污染物的处理、植被恢复等,都是常用的废弃地治理手法,但是更重要的是挖掘场地潜力,尊重场所精神,延续场所文脉,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景观空间,合理保护与适度利用,采矿废弃地才能真正涅槃重生。
目前,国内大部分对于采矿废弃地的研究和更新改造仍然局限于实例介绍和照猫画虎的生搬硬套阶段,没有形成具体的、系统的、可实施的指导型理论。通过研习众多的实例和论文,对国内外的采矿废弃地更新治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生态和景观相结合的手法来解决在更新和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不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具体的、系统的、可实施的理论体系,对众说纷纭的废弃地改造做一个梳理,为以后的更新实践提供设计理论指导,这对我国的废弃地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何种类型的废弃地,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虽然它们破坏了生态,恶化了景观,浪费了土地资源,但是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工业化时代的印迹,很容易就唤起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独特记忆。它们身上承载着太多关于历史的、文化的、技术的、经济的有效信息,值得人们去研究去探求,值得人们保留那些符号而并非一味的拆除。研究和保护工业遗产的意义也正是在此。保留和发展采矿废弃地,核心是要帮助已经荒废的区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想要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最好的途径是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本文企图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一种设计手法来进行探讨,建立起针对采矿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理论体系。在尊重和保留场所精神的前提下,通过融合了生态理念和生态技术的景观设计手法实现废弃地的更新改造。我国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国家矿山公园评价标准》、《关于加强国家矿山公园建设的通知》等标准和规定为采矿废弃地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是,国家矿山公园仅是采矿废弃地改造的一种类型,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因此,笔者旨在建立起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采矿废弃地修复理论,采用科学的、艺术的、生态的技术手段,结合中国国情,尊重历史文脉,发掘深层价值,促进矿区、矿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采矿废弃地改造的意义


2.1 生态意义
在工业化时代,传统工业区域往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加上缺乏前期规划的远见,很多工业区都占据了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位置,如河滨码头地带和城市中心地带,这种不合理的杂乱分布对于生态格局的破坏极为严重。另一方面,由于掠夺式开发和生产而带来的污染扩散、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严重阻碍了传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对重塑城市生态格局和生态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废弃地改造目的在于协调人与自然、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由过去的冲突对立转变为交融合作,实现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只有将 “灰色斑块”、“棕色斑块”改建为“绿色斑块”,才能重新恢复场地的生机,才能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打下基础。而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的重塑——良好的生态基础是实现工业废弃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前提。采矿废弃地的存在容易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大面积裸露的土地缺乏植物保护,不仅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在风力作用也容易产生扬尘,影响大气质量。部分采矿废弃地中还存在着重金属污染物,在动物、雨水等的搬运作用下,对周边环境造成难以治理和恢复的严重污染。恶劣的环境质量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污染的农作物、畜禽等流入市场,造成饮食安全缺乏保障,越来越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问题因此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更新,主要是借助于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和重建行为将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进行改善,改进场地基质条件,让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到能够自我运转的状态,重新实现场地的生态平衡。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一部分情况良好的采矿废弃地在长期闲置后,自然植被逐渐恢复,野生动物陆续迁徙至此进行生息和繁衍,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速度。


2.2 历史意义
工业废弃地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产物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和纪念碑式的意义。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时代、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和历史演化进程,是工业发展阶段的鲜明标志,代表着当时的工业化水平。作为历史的记录,这些场地及其之上的设备、厂房、材料等都是用于记录的“文字符号”,对它们的保留和改造正是为了研究和保护其作为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废弃地是伴随着传统工业的衰落而出现的,它们身上沉淀着属于这个区域的历史和厚重记忆,传承与延续着一个地区的历史文脉,也是城市景观多样性和城市面貌唯一性的重要标志。一个历史断代、文脉断裂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它无法具备一座城市应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失去记忆的城市是价值渺小的,它无法成为人们理想中的城市。工业废弃地作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存是人类阅读城市、感受历史的重要物质依托,失去了它们,还有什么能够证明传统工业大发展的时代真正存在过?如今,工业废弃地应当受到保护和再利用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性利用的共识使得这些曾经被遗忘的地方焕发。


第三章 国内外采矿废弃地改造实例分析............................................................26
3.1 国外采矿废弃地改造实例 .................................................................................26
3.2 国内采矿废弃地改造实例 ............................................................................29
3.3 国内外改造的差异 .........................................................................................32
第四章 采矿废弃地改造的一般设计理念和手法................................................34
4.1 设计理念 .....................................................................................................34
4.2 设计手法 .....................................................................................................39
4.3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的应用前景............................................................60
4.3.1 应用范围 .............................................................................................60
4.3.2 应用条件 .................................................................................................60
4.3.3 影响因素 ...............................................................................................61
4.3.4 可行性分析 ................................................................................................62
4.3.5 发展前景 ..................................................................................................64
第五章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概述........................................................................45
5.1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的概念....................................................................................45
5.2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的特征..........................................................................................46
5.3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的原则..........................................................................................48
5.4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50
5.5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手法探讨......................................................................................52
5.6 生态修复型景观设计步骤 ................................................................................55


结论


打造一项目一节点的改造模式在采矿废弃地的更新改造中,应该遵循区域、城市和地段的生态、景观、文化格局,将项目打造成为三重网络格局中的一个节点,辐射力由点及面,这样才能使项目发挥出应有的带动效应,切实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如我国的矿山公园建设,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矿山公园建设是矿山环境保护、治理和利用的一条创新途径,有很强的应用推广价值。“见缝插绿”、生态修复“打补丁”的绿化方式不仅使得景观生态系统杂乱无章且效果甚微,既浪费资源又不经济高效。加强废弃地改造的信息化建设废弃地改造是一项负责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借助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高效、智能和科学实现计算机支持的重要软件,它遵循软件工程的原理,采用目前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管理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将这类非常需要人类经验,需要由各领域专家共同分析、求解的复杂问题,借助于电子计算机,通过综合模拟专家解决此类问题的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并与数据库、图形库、模型库配合,使决策过程成为智能型的,并可呈现清晰、直观、图文并茂的决策结果的决策支持系统。这只是信息化建设的一小部分,建立废弃地网络数据库,对废弃地的分布、等级、类型、数量、治理情况等实施动态监测,这些都是信息化建设需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