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样本2011年1月?2011年7月在南京某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病新生儿的父母。
2.纳入和排除标准
2.1纳入标准:①父母有一定沟通和读写能力;②父母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③新生儿住院观察或治疗24小时以上。
2.2排除标准:①父母有较严电的躯体疾病或精祌障碍;②父母与医院存在医疗纠纷;③新生儿入院不满24小时。
3.样本量计算根据现况调查的计数资料样本量计算公式:n= Ua-PQ / d2。n:样本大小;Ua: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P:某病预期患病率;Q=1 — P:d:容许误差。计算结果为:住院新生儿父母最低样本量:544人。
二、研究方法本研宄采用问卷调査法:
1.调查工具
1.1 一般资料评估采用肖制的雄本情况调杏表(附件一)对患儿父母进行评估,内容包括父母人口学特征以及患儿临床资料两方面。人口学特征主要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居住地、经济状况、有无基础疾病、孕产史等。患儿临床资料主要为:性别、胎龄、出生体重、重症监护情况(患儿是否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接受监护治疗)、是否母乳喂养、住院天数等。
1.2父母心理状况评估
1.2.1焦虑状况采用 ZUNG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 SAS) (附件二)进行评估。SAS由William W.K.ZUNG于1971年编制,是心理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一种常用的自评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量表含有20个反映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1表示该症状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该症状小部分时间有;3表示该症状相当多时间有;4表示该症状绝大多数或全部时间有。量表中15个项目条为正向评分(题 1、2、3、4、6、7、8、10、11、12、14、15、16、18、20),剩余的5个为反向评分。测验记分:量表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待评定结朿后,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即得到总粗分(X),然后将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Y)。结果解释: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抑郁状况采用 ZUNG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 SDS) _ (附件三)进行评估。SDS是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反映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患者抑郁症的调查,1985年译成中文开始在我国使用。抑郁自评量表含有4种特异性症状共20个条目:①精神性情感症状,包含忧郁和易哭2个条目。②躯体障碍,包含情绪的晨重晚轻、睡眠障碍、食欲减
第二部分 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NIC............. 39-61
对象与方.............. 39-45
结果.............. 45-54
讨论......................... 54-61
结论................... 61-63
参考文献............... 63-70
综述.......... 70-79
结 论
一、主要结论
1.住院新生儿父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获得的社会支持不足。
2.客观社会支持和压力水平是影响住院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的主要因素。
3.以增强社会支持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且干预方法系统简便,具有针对性,父母易于接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创新之处(1)本研究对住院新生儿父母的焦虑、抑郁症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为临床干预提供数据支持。(2)现有的研究较少关注到新生儿父亲,本研究将住院新生儿父、母心理状况分别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3)现有的干预研究对象多为患儿母亲且千预措施单一,本研究根据影响因素和患儿父母的心理需求对住院新生儿父母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分别观察干预的效果。
2.不足之处(1)本研究在抽样方法上采用方便抽样,仅调查了南京市一家妇幼保健医院的住院新生儿父母,研究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2)由于时间关系,本研宄未对患儿父母进行长期的追踪随访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Helena W,Marie B,Anna-lena H.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experiences ofparental prese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2007,2:45-54.
[2]Hamilton BE, Martin JA,Ventura SJ. Births: preliminary data for 2007 [J]. NatlVital Stat Rep. 2009,55 (12):1-23,
[3]魏克伦,杨于嘉,姚裕家,等.中国城市华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中国当代儿科志,2005,7(1):25-28.
[4]Marcus SM. Depression during pregnancy: rates, risks and consequences-Motherisk Update 2008 [J]. Can J Clin Pharmacol, 2009,16(1); e 15-22.
[5]狄江丽,赵更力.产后抑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宄进展m.中华刚产医学'杂志,2005, 8(6):419-421.
[6]冯迟,王欣.产后抑郁现象分类以及相应危险因素中W优遗传杀志,2010, 18(5):145-146-
[7]Turaii T, Ba§bakkal Z, Ozbek S.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stressors ofparents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J Clin Nurs,2008, 17(21):2856-2866.
[8]杜文东,吴爱琴主编.医学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71-93.
[9]Somers JM, Goldner EM,Waraich P, et al.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studies ofanxiety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Can J Psychiatry,2006,51(2):100-113.[10]GoldneyRD, Eckert KA, http://www.dxlws.com/hlbylwdx/ Hawthorne G, ei al. Changes in the prevalence ofmajor depression in an Australian community sample between 1998 and 2008[J]. Aust NZJ Psychiatry, 2010, 44(10):901-910.